《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8日9时39分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是今年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露珠冷寒而欲凝结,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来。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如果说“白露”节气是炎热到凉爽的标志,“寒露”节气则是凉爽到寒冷的转折。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秋意正浓,小编带你“赏”秋“养”秋“领悟”秋!“赏”秋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菊、赏枫叶的习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抬头可望明月思乡怀人,低头可赏花对饮陶醉秋意,别有一番韵味。寒露里的秋菊(央广网发谭杰摄)寒露里的秋菊(央广网发谭杰摄)“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霜重色愈浓(央广网发本溪市网信办供图)红叶(央广网发本溪市网信办供图)“养”秋寒露至,天气由凉变冷,季节交替的时节,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思是说,到了白露,暑热退散,人们就不要再光着膀子了。到了寒露,就不要把脚露出来了,避免“寒从足生”。收起凉鞋,穿上运动鞋。酷暑难耐时,凉拖、凉鞋可说是人们避暑首选。过了寒露,凉鞋就要收一收了,最好穿上袜子配上运动鞋或者皮鞋。寒露时节,凉意十足,寒气、凉气可能会透过脚部蔓延至全身,这样的话,就可能出现我们常说的“寒从足生”了,这样的寒冷、寒意,对于身体的影响会更大。睡前泡脚。除了不露脚,要想保暖,避免寒意侵入身体,还可以尝试睡前泡脚。这对于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更好的帮助,同时也可以缓解身体的疲惫感。所以即使再忙碌,也试着养成睡前泡脚的好习惯。可见,老人们说的“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并不是随意说出来的,合理的护理身体,才是最关键的事情。“领悟”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在这个深秋将临的时节,无论是“藜杖侵寒露”“气冷疑秋晚”的自然变化,还是“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的情感冲击,或是“故人何,烟水茫茫”的思念情怀,盈盈的露水勾起了诗人们无限诗情。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池上》一诗中发出“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的慨叹。宋代王安石曾在《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中写道:“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寒露时节,愿牵挂之人彼此珍重,好待来日相见!今日寒露,也是十一假期后开工的第一天天气转冷,但心气儿不能冷年剩下不到天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去实现你的目标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