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初中生在桂林学学工经历

北京白癜风手术费用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桂林漓江边的伏波山这是一次难忘的进桂林城学工的经历。20世纪70年代的学校,教育要“学工、学农、学军”,学生受的教育,除了课堂教育,就是走出课堂和学校,到工厂,到田野,到军营。而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学农”去修水利、割禾、挑石头、筛沙子等,农村学校的学生经常去做。而“学工、学军”则难有机会。年的春季学期,我在渡头初中读初一下学期,学校布置我们这些才十三四岁的初中生去桂林城参观一些工厂“学工”,而我们自带铺盖打背包走路去桂林,就算是行军拉练“学军”。从临桂渡头的乡下到桂林城,有三条道可走。一是沿着沙面公路南下9公里到两江圩,再沿着公路往东走30公里到达桂林城;二是沿着沙面公路往北走11公里到五通圩,再往东走30公里到桂林城,两条公路到二塘过去的桂林郊区路口村交汇后通往城区。桂林——五通——两江就像一个等腰三角形,而渡头就位于五通——两江这条三角形边线的中间。还有一条路就是从三角形的中间的渡头直接走到二塘再到公路交汇处进城,这条直线的路近10公里,却是条走村串寨、山野田间的小路。学校老师带领我们初中一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走的是山野小路,有时是山岭间的小道,有时是田地间的阡陌,时不时还会迷路,要边走边问沿路的村民。好在是一个集体,是有着行军拉练“学军”的要求,有着进城“学工”的兴奋,我们这些十三四岁到十五六岁的孩子,背着草席背包,或者赤着脚,或者穿着凉鞋,经村穿寨、翻山越岭,踏着荆棘丛生、茅草遮蔽的小路前行。过了剪刀型的两条公路交汇的路口村,就是进城的桂青路。进了桂林,柏油路的街道,被太阳晒得滚烫。原来打赤脚的同学慢慢适应,不断发出“哎呦哎呦”的叫声。我们这些习惯打赤脚的农村学生,不怕石头硌脚,不怕草丛荆棘,却不习惯这晒得发烫的柏油路烫得脚板难受,有的则从背包里取出凉鞋或者拖鞋出来穿上。经过桂林火车南站后再往前走,领队老师把我们带到汽车总站斜对面雉山路里面的桂林市第七中学。七中白天上课,晚上不上自习,把教室借给我们农村中学来的学生住。我们白天出发在外面参观学工,晚上才能到放学后的七中教室住宿,我们一般两人一组,拼起课桌当床,垫一张席子就睡。我和同班又同村的徐润苟一起拼桌而眠。年代初的桂林,最大的饭店是位于市中心的人民饭店。这真正是吃饭的地方,不像现在叫饭店的就是住宿的酒店宾馆。人民饭店坐落于中山中路十字街北一点点,大概是现在桂林市邮政局的所在。我们学校两个年级的四五个班的多师生,每天从七中出发,沿着中山中路排队往北走,走过汽车总站,走过南门桥,走过阳桥,走过十字街,去人民饭店就餐。和城市人比,我们这支穿着衣服破旧、穿着塑料凉鞋甚至还有的人赤着脚的学生队伍,一看就知道是乡村来的。但是我们排队整齐守纪律,一路走来走去,没有人叫苦叫累。到达人民饭店也还是排队在中间的过道,等候安排一桌桌坐下吃饭。人民饭店非常大,名实相符,真正是“人民”的饭店,分里外两个大厅堂,能容纳数百人至上千人同时吃饭。我们多人20多桌只是占了人民饭店的里面厅堂的右边。当然我们吃的是最便宜的饭菜,一桌人,一盆饭,一盆菜。有时是从参观地走到十字街的人民饭店吃饭,吃完饭才又顺着中山中路往驻地七中走回。我们参观了好几座工厂。这些工厂,有的在城南有的在城北,当然都是排队走路去的。我们在城南参观了桂林三花酒厂和桂林制药厂。三花酒,是桂林的一个品牌之一,那时候只知道桂林三花酒和豆腐乳、辣椒酱很有名,豆腐乳、辣椒酱吃过,而桂林三花酒却没有喝过。农村人喝酒都是喝自己酿的米酒或者红薯酒,即便去供销社买一斤两斤酒,也是自带瓶子、竹筒去买散装的米双酒。摆在供销社柜台上的瓶装桂林三花酒,那是领工资的“公家人”才去买的,农村人买不起。走进三花酒厂,闻着空气中飘浮的酒糟味酒香味,让人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当时我就想,等我有钱买得起三花酒,我一定买一瓶来尝尝看三花酒和我们农村米双酒有什么区别。而在制药厂看到一粒粒白色的药丸从机器中吐露出来,又从传送带送到包装车间,让我们这些学生对制药油然而生一种惊奇。在城北,我们参观了桂林钢铁厂和桂林火柴厂。这两个厂离驻地七中很远,走路走得让人累得汗流浃背。这两个厂都在中山北路观音阁还要沿着大庆路进去。钢铁厂炼钢工人在炼钢炉前挥舞铁铲往炉膛添煤和手持钳夹夹住一条条钢铁火龙的高大形象,就一直刻印在脑海中。而我们平时在公社供销社用2分钱买到一盒的桂林火柴,原来还要经过锯木析条、震荡筛选火柴梗、沾配火药、做火柴盒等一系列机械做的工艺流程,知道了原来小小的一盒火柴也要用这么多机器加工才能做成。一周的参观学习结束,我们背着草席包裹,排着队沿桂青路西向出城了。走过桂林市与临桂县交界的路口村,道路分岔,队伍解散,各自三五一群结伴,选择自己村庄最近的道路回去。我们一帮人也越走人越少,最后回到我家所在的大山图村,只剩同村的同学徐润苟等人相伴。工业制造完全不同于农村原始农耕生产的吸引,“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政治感召,希望自己中学毕业后进桂林城当一名大工厂的工人,成为了我们不少初中生憧憬的理想。边车,写于年8月15日广西南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