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娃果然是状况百出,怪不得人家说爸爸

文丨Tina育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有一句话叫做:爸爸带娃,活着就好。

这句话其实挺精髓的。是众多网友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爸爸带娃出现的比较糟心的故事精炼形成的一句话。

这句话的背后反映的是爸爸们的粗枝大叶和不走心的带娃方式。

01

近日,某王女士晚上加班。

王女士的先生就主动请缨带女儿出去玩,可是王女士加班回家,已经是凌晨1:00了,却没有看到自己先生和自己女儿的影子。

回想起来,晚上10点左右,王女士接到了自己先生的电话,说带着女儿出来玩,正好碰见老朋友,就一起去吃饭,喝了点儿酒,让王女士去去接她。王女士正要问在什么地方,结果自己先生的电话就挂断了,再打就打不通了,王女士也没有多想就继续加班。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王女士先生的手机没电了,自动关机,因为喝了一点酒,电话自动关机,先生抱着自己的女儿,打算走回家。走在路上,突然又特别累,有些困,就坐在路边休息一下,没想到就抱着女儿睡着了。

父女俩躺在草丛里,幸好被路过的巡警发现了,要不然,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网友:这爸爸也是忒不走心了?网友:难道不怕被虫子咬吗?网友:都是喝酒惹的祸呀!

02

说到这里,再想一想之前网络上流行的爸爸带娃的一些场景,仍旧是感到心有余悸呀!

场景1:

让先生送女儿去上幼儿园,当时是30多度的天气。跟先生交代了女儿当天要穿什么衣服,头发要怎么绑,结果穿了半天,先生都没能给女儿把裙子给穿上,裤子倒是穿了一个打底裤,小凉鞋。上身裙子穿不上怎么办呢?这位爸爸就从柜子里拿了一件小棉袄,给女儿穿上了。

场景2:

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孩子妈妈要出去办点事儿。孩子,中午要午休,但是要1点之前必须喊醒孩子,在1:30的时候送到学校去上下午的课。于是这位妈妈就让自己的先生盯着孩子睡午觉,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在1点的时候,准时送孩子去学校。这位爸爸答应的非常好。

到了下午3点的时候,这位妈妈回家了。发现爸爸在沙发上开着电视打着呼噜。孩子躺在床上,还在睡觉。

总结:这位妈妈,你犯了一个错误,应该让孩子盯着爸爸起床送自己上学,你们家最让人操心的是爸爸无疑了!

场景3:

一位妈妈表示,自己的儿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孩子爸爸带着他去银行办理业务。因为办业务的人比较多,小孩的爸爸和孩子,就坐在椅子上等,在等待的过程当中,两岁多的儿子就在椅子上睡着了。

不一会,轮到这位爸爸办理业务,办完业务之后呢,这位爸爸就直接走了。到家之后,发现有点不对劲,便问小孩的奶奶:自己的儿子跑哪去了?小孩的奶奶说:不是你带出去了吗?

爸爸这才想起来,把2岁的儿子一个人落在银行了,赶紧跑到银行去,幸好孩子还在睡觉,而且睡得还算安稳,也没有乱跑,也没有遇到坏人。

03

说起来,这些爸爸,对于教育孩子还真的是不太上心。但,这并不表示爸爸就不爱孩子,只不过是因为男性和女性生理心理不同,男性更顾全大局,从高处着手,女性则更细心,喜欢从细微之处入手。

妈妈给孩子的是喂养和安全感;爸爸给孩子的是性格、魄力和勇气。

爸爸虽然看起来不走心,带孩子也是状况百出,但是仍旧有很多小男孩小女孩更喜欢爸爸。

像我儿子,小时候对爸爸十分抵触,现在初中了,很明显感觉到更喜欢爸爸一些,尤其遇到问题,他们父子两个还会跟我“叫板”。

比如说,有一次,我们家刷碗,我做完饭实在不想刷了。我先生和儿子也不想刷,后来儿子说,那就“手心手背”吧,有一个人出不同的就去刷碗。我同意了。结果是我输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两个人串通好了,太生气了!以后再也不这么跟他们父子俩玩了……

儿子会从爸爸的身上学会更多的包容啊,宽容啊,理解呀,等等优秀的品格。所以比较建议的方式是:孩子三岁以前,喂养的部分由妈妈重点跟进,出去玩儿的话,在妈妈看护好的情况下,爸爸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玩耍。

尤其是家中有小男孩的家庭,爸爸对于儿子的教育,对于爱儿子的陪伴玩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儿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