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首先要改的是原件!

早上带女儿出门,已经给她穿好衣服了,她和奶奶在门口站着等电梯。我锁好门后,在门口穿上凉鞋,电梯正好来了。

谁知,女儿却不进电梯,大声说:“妈妈光脚,我也要光脚!”

我安慰她:“妈妈穿的是凉鞋,没有短丝袜搭配,你穿的是运动鞋,当然要穿长筒袜喽!”

女儿却不依不饶:“我就要光,妈妈光脚,我也要光脚!”说着,就去扯身上的长筒袜。

奶奶也好言相劝,但是一点用也没有。我只好打开门,回房间找了一双长筒袜穿上,女儿这才破涕为笑,高兴地拉着我的手:“我要和妈妈一样!”

前两天也是一样,晚上洗澡时我让女儿洗头,她不洗,非说妈妈洗她才洗,我恰好那天下午趁她睡午觉洗过了,说不通就让她闻了闻我的头发,她才罢休。

昨晚,她爸在客厅吃冰棍,本以为我们娘俩洗过澡后回卧室了,谁知女儿一本书落到了客厅,逮到爸爸偷吃冰棍了。哭着要吃冰棍,我说冰棍太凉了,吃了小肚肚疼,女儿却反问我:“爸爸为什么吃呢?爸爸肚子不疼吗?”问的我哑口无言,只好给她拿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自制冰棍。

昨天收到给女儿买的艾莎娃娃,她很开心,说自己当妈了,吃饭带着娃娃,睡觉也带着娃娃,还煞有介事地跟我说:“我是第一次当妈,我还不懂呢。”直到晚上睡觉,我俩关于带娃的经验交流就没停止,有一个问题震惊到我了。

我问女儿:“如果你娃不听话怎么办?”

女儿回答说:“我哄哄她呀。”

我又问:“那你哄了,你娃还是不听话,哼哼唧唧怎么办?”

女儿说:“我抱着她。”

我暗自高兴女儿很有耐心,但又有点不死心:“又是抱着她她还是闹,怎么办?”

女儿:“那我就打她!”

我穷追不舍:“你还打娃呀?为什么呢?”

女儿看看我:“我不听话的时候,妈妈也打我呀!”

一阵惊雷掠过心底!

记得三月份的一天,我把女儿从托班接回来,一进门她就哭闹个不停,怎么哄都不行,问她又不说,在地上哭闹着打滚,我的火噌就起来了,气得拍了她几巴掌。她才哭着说妈妈你抱抱我,我一把把她抱在怀里,跟她讲为什么打,有什么事情跟妈妈讲出来妈妈就知道了……

她哭了几分钟,睡着了。我问了老师才知道她中午没有休息,她哭闹是闹瞌睡,我这个当妈的真是太不合格了,又内疚又自责!

女儿对娃娃,不正是我对她的写照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佳模仿对象。

澳大利亚国家儿童反欺凌协会曾经制作过一段公益广告《Childrensee,childrendo!》,影片里孩子与父母的行为如出一辙:

母亲吸着烟乘坐电梯,身后的女儿手里也夹着一根烟;母亲将烟丢在地上,用脚踩灭,女儿也照着母亲的样子做了一遍;

父亲带着儿子过马路,将喝完的饮料罐扔在地上,身旁的儿子也随手一扔;

父亲虐待动物,拿石子投它,孩子也跟着这样做;夫妻争吵、打骂,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学会暴力待人……

短短一分钟的视频,令亿万父母汗颜。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如果根坏了,花朵肯定会枯萎。”

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对孩子来说都是言传身教。言传身教不是一句口号,需要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养儿育女也不是儿戏,你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