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真
大家公认他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因为他曾借恢复高考之势,凭自己的努力,从山村穷孩子一路打拼,硬是在城市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们对他的称呼,也从王大力,小王,王技术员,逐渐变换成王工,王总,王厂长,王书记。岁月匆匆,他在忙忙碌碌中就办了退休。现在人们更习惯于用王大爷或王老爷子来称呼他了。
熟悉王老爷子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喜欢穿黑色的鞋子,尤其是对前包头后包跟的旧式黑色塑料凉鞋更是情有独钟。至于为什么,他从来没说过,别人也没有问起过。穿衣戴帽,各有喜好嘛。
不过今天发生了一件事,让王老爷子不得不说出了这其中的奥秘。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王老爷子年轻时把大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奋斗,所以结婚就晚,自然就把孩子给耽搁了。别人退休时,都是儿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了。他退休的时候,儿子大学还没毕业呐。
终于在今年才把儿媳娶过门儿。一家人欢天喜地,决定重阳节外出爬山。
真是天随人愿,重阳节这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水洗般的蓝天格外养眼,看着就舒服
临行前,刚过门的儿媳妇拿着一双新买的鞋,向他走了过来:“爸爸,登山的时候不能穿皮鞋,我给你新买了一双运动鞋。你换上吧”。
“不用换吧,反正都一样的。”
“爸爸,还是换上吧。这种老年运动鞋,舒适宽松,走路时有弹力,还透气不涨脚,挺适合老年人运动的。”
儿媳把穿运动鞋的好处说了一大堆。
“你爸爸这个老封建,他穿鞋呀,冬天是皮棉鞋,夏天是皮凉鞋,春天秋天是黑皮鞋,一年四季的黑皮鞋。你问问他,是不是这样子?”
“是这样吗?爸爸。这是为什么?能告诉我们吧。”
面对儿媳妇的诚恳的眼神,王老爷子笑了笑,说道:“上车吧。上车后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一家人上了车。儿子开着车,王老爷子缓缓地打开了话匣子。
几十年前的一个中午,在一所简陋的乡村小学里,学生们都在午睡。教室里是双人课桌,长条凳子。男学生睡凳子头朝北,女学生睡桌子头朝南。
教室里,有一个男孩子,躺在长条凳上,久久没有睡着。长条凳实在是太窄了,躺在上边就怕掉下去。他只能面朝上,双腿蜷曲着,用膝盖支撑着前后两个桌之间,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他迷上眼睛假装睡着了的样子,以逃避老师的责备。
躺在课桌上睡觉的同桌,一转身,这个男孩子惊奇的发现,同桌也穿上了塑料凉鞋了。那年头,塑料凉鞋刚刚兴起,这个男孩子是多么羡慕别人穿塑料凉鞋啊,同时又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双塑料凉鞋呀。
放学回家,他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哪想到妈妈听后,竟是一脸的错愕和无奈。妈妈告诉他说:“好儿子,我们家里现在没钱呀。你知道的,妈妈大病一场,现在刚刚好。为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而且还借了亲戚朋友的不少的钱”。说着说着,眼泪流出来了。
看着妈妈伤心的样子,她的心震颤起来。他后悔了,后悔自己唐突地向妈妈提了这么个要求,便劝道:“别哭了妈妈,塑料凉鞋我不要了”。
妈妈听后止住了眼泪,深深地出了一口长气,叹息道:“真是灯里无油渐渐昏,手中无钱难为人啊,穷日子难过呀!”
“妈妈,都怪我不好,让妈妈伤心了。”穷孩子深深的感到了羞愧和自责。
“好孩子。会好起来的,妈妈的病好了,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常言道,马瘦毛长,人穷志短。要是因为咱家穷你不长志气,那就是妈妈的罪过了。妈妈不希望这样,妈妈希望你虽然过着苦日子,在贫困中长大,但活得有志气,有大志。”
“妈妈你放心,我会一辈子记住妈妈的话的”。男孩子信誓旦旦地回答道。
后来,这位母亲用一双旧布鞋,给他的儿子改制成一双布凉鞋穿。
再后来,有一位邻居,把自己儿子穿着有点儿小的一双旧凉鞋送给了这位母亲,帮助这位母亲圆了男孩子的塑料凉鞋梦。
小故事好沉重哦,车上的人都静静的听着,陷入了沉思之中。
还是儿媳妇打破了寂静,问道:“爸爸,这个男孩子就是你吗?”
“不错,就是我。”王老爷子肯定道。
王老爷子不由自主地瞅了瞅脚上的鞋子,接着说道:“就因为午睡时看到同桌穿的黑色塑料凉鞋,就因为当年妈妈亲手改做的那双黑布凉鞋,让我终生难忘。我穿鞋就喜欢穿黑色的,没有别的意思,也就只是一个念想。念想当年的黑布凉鞋,念想当年自己对母亲许下的诺言。”
“爸爸,我们都知道了。”儿媳回道。
“所以你们有时看到我出钱帮衬一些有难的人,或者接济一些人,也是因为我记得小时候的事,不忘人都会遇到难处的,帮一把就能度过一个坎。”
说话间,便来到了目的地。在儿媳妇的劝说下,王老爷子换上运动鞋,健步如飞,领着全家人,不一会儿的功夫便登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环顾四周,但觉心旷神怡。一家人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坐下来喝喝水,吃吃点心,休息休息,尽情地享受着此时此刻的恬情美景。
“登高望远的感觉就是好啊!”王老爷子由衷的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