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预告发现无问西东的整个时间跨度非常大,一会是民国儒雅书生,一会是英姿飒爽的飞行员,一会又是青葱岁月三人行,一会又是高楼大厦商业战场。看似毫无关联,其实都是在互相影响。整个电影像一篇散文,再现百年历史长河,如果正想看电影,不妨先了解一下背景。
首先说说电影拍摄背景,电影早在5年前就已经拍摄完成,为了纪念清华大学周年校庆所创作,所以在人物的设定上,人物都与清华有关联。片名《无问西东》也取自清华大学校歌当中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影片叙事横跨民国到上世纪60年代。由四个故事组成,分别大约在
——吴岭澜(陈楚生扮演)
——沈光耀(王力宏扮演)
——陈鹏(黄小命扮演)王敏佳(章子怡)李想(铁政扮演)
——张果果(张震扮演)
20年代:读书与救国
主角:陈楚生扮演吴岭澜,时为清华的学生
20年代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正是中国人刚剪掉辫子不久。那时的大学教育优雅而丰富,年轻人在乱世中找到希望。
当时的清华转系制度是很普遍的,著名的“清华四剑客”中,除了季羡林没有转系,李长之从生物系转到了哲学系,吴组缃从经济系转到中文系,林庚则从学物理改为学中文——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当时为实科学生的吴岭澜也正在斗争,是否选择转系。
恰逢泰戈尔访华,当看到充当翻译的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肩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一幅三友图,听到泰戈尔的鼓励“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满的理想”,吴岭澜有了自己的选择........
学成之后加入到西南联大的教师队伍中。
40年代:热血与无畏
主角:王力宏扮演沈光耀,时为西南联大的一名学生
聚焦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这也是清华校史中颇为传奇的一段。年8月28日,清华、北大、南开三校校长接到教育部公函,要求三校南迁,联合组建临时大学,从华北到长沙又迁到云南,命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仅仅存在8年的“最穷大学”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战火纷飞,华北之大,竟容不得一张课桌,只能在这偏僻之境,茅草盖屋作为课室。
从长沙转往云南昆明的迁徙之路,整整68天,用脚步丈量了公里。因没钱没材料,首先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设计的铁皮校舍从高楼变成平房,从砖墙变成土墙。最后,亩的校园里,只有图书馆和实验室能用青瓦做顶,教室用铁皮,至于宿舍,茅草就行了。在读书上课之时还需谨防敌机轰炸,当放空警报灯笼挂起,所有人都必须马上撤退至野外的防空洞,最后甚至演变成在防空洞讲课。
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求知的欲望愈加强烈,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救国。
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为艰难的时刻。枣宜会战中宜昌沦陷,日军以此为基地开展对陪都重庆的大轰炸;9月,日本海航最新型的零式战机进驻汉口机场,一次空战就击落击毁中国空军34架老式苏制驱逐机中的24架,一批经验丰富的中国飞行员壮烈殉国。随着《苏日中立条约》的突然签署和苏日媾和,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苏联空军支援人员及装备也开始撤离,使得已经消耗殆尽无法补充的中国空军陷入绝境。
后美国空军支援,并组建了后来的飞虎队。沈光耀为救国违抗父母意愿加入,在训练之余常驾着飞机将自己所剩食物空降给附近一个穷破的小村,村里有非常多的孩子,没食物吃,没衣服穿。
最终沈光耀在一次战争中牺牲......
60年代:奉献与荣耀
主角:黄晓明扮演陈鹏时为清华的学生,章子怡扮演王敏佳,李想扮演铁政
60年是独特敏感的年代,是转折性的年代。此时的人们仿佛进入群像化时代,人们不再谈论自我思索,不再谈论个人梦想与追求。60年代,是个体泯灭的时代,有追求的年轻人如李想,追求的更多是荣耀,是时代希望个人所作出的奉献。
作为医生的李想支援边疆,在穷破小村长大的陈鹏考入清华并到第九研究所参与原子弹研究工作,而作为护士的王敏佳却因为一场意外被作为文化批斗的对象。当时的人们崇拜毛主席,毛主席建立了政权,与人民群众捍卫了中国土地,人们众所一心,只要被扣上叛党的帽子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拉上批斗台,不究其根本的进行批斗。从心理上说,这是一种病态的释放。后衍生为文化大革命。
陈鹏研究成功归乡,李想支援边疆,为救两位随行同伴,冻死在雪地......
21世纪:奋斗与真实
主角:张果果由张震扮演,时为清华毕业学生
影片的开始从这个场景起步。张果果为李想所救两位同伴的儿子。这里是商业的战场,谁也看不上谁,利用手段为自己创造台阶。但如果违背了自己所愿,这样的得逞并不开心,张果果在后来开始明白,我是怎么样一个人,我应该怎么样去做。
无问西东的英文译名
青葱岁月总是被诗文所记起,希望都不要辜负了自己的这番岁月。
为人之道,但求无愧于心。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不要辜负你自己。
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