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是美的,土著居民是无知的,天然的景和无知的人,形成梦幻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注定发生凄凉的故事。
土著撒哈拉威人,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而无知,他们常常凭着本性和世代流传的陋习做事,伤人又残忍。
他们会将不满十岁的女儿嫁出去,换取一笔丰厚的彩礼;他们实行盲婚哑嫁,新郎和新娘在婚前居然从未见面;他们将新婚之夜,暴力夺取一个小女孩的贞操,视为新郎的勋章。
尽管不懂文化,但本性已经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得寸进尺。
三毛住在经济条件并不算太差的小镇阿雍,她教会了邻居用拖把拖地,于是拖把、水桶和肥皂粉成了公共用具;邻居们利用了三毛的和气,让小孩用千奇百怪的理由来借东西,总是有借无还;女孩们随意用着三毛的化妆品、穿她的衣裙和凉鞋,弄到脏兮兮的再丢回来。
动荡的局势也为撒哈拉,添了一笔不安的色彩。
三毛的家在西撒哈拉地区,西班牙已在这块地界殖民许多年了;北边摩洛哥虎视眈眈想分一杯羹;一些走出沙漠、受过高等教育的撒哈拉威人组建了游击队,希望实现民族自决。
局势愈发紧张,当地人却仍旧绘声绘色地谈论着香艳的故事。
沙伊达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助产士,也是一位美丽优雅的女人。当她摘下面纱时,不同于大多撒哈拉威人的瘦削脸庞,和漆黑深邃的双眼,就像神像一般摄人心魄。
可这样独树一帜的美,引来了肮脏丑恶的人的觊觎,也引来了又妒又恨的人的造谣谩骂。可笑的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却是在自己的家乡,被污蔑、重伤成混迹于男人之间,挑拨是非的不堪女人。
撒哈拉威人不知道,沙伊达的丈夫就是游击队神秘莫测的首领巴西里,也只有这样举止和气度的男人才配得上那轮天边的明月。
因为宗教和局势的原因,他们的关系无法公开。在暮色中,巴西里将妻子托给三毛照顾,眼中浸满了柔情蜜意和深深的伤感。
局势愈发紧张,西班牙才撤出了西撒哈拉的争夺,摩洛哥国王就率兵打了过来,七万多的游击队又怎么抵挡得住几十几百万的摩洛哥人呢,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在摩洛哥人侵入阿雍小镇的前夜,巴西里从前线奔赴回来,带着沙伊达来找三毛,求她第二日带沙伊达乘飞机离开,而自己则去战友那借宿。
精明睿智的巴西里,错估了撒哈拉威人求生的本能,也错估了他们的民族气节,不久前还疯狂簇拥巴西里的撒哈拉威人,转瞬就可以为了活命而出卖他。就在那个晚上,他没有回到战场战死,而是在这个偏僻的小镇,被自己的同伴杀害。
沙医院上班,只为看一眼将要和嬷嬷一起离开的孩子,然后,便再也没有回来。抓走她的,就是曾经想对她不轨的那群丑恶的人。
他们将沙伊达拖到屠宰房,撕扯着她的前襟、衣裙,他们想践踏她的肉体,还想侮辱她的尊严。
围观的,都是同一个民族的撒哈拉威人,可他们只是指指点点地看热闹,冷漠的可怕。
最终,是巴西里的兄弟鲁阿赶来解救。双拳难敌四手,他只得在沙伊达的哀求下,将这个生机早已随爱人逝去的女人,用一颗子弹送走,自己也死在了这场乱战中。
骆驼的嘶鸣声响彻天地,是为这个生在沙漠的种族哀鸣。有多少女人、孩子、和家庭葬送在了这动荡和无知中?这黄沙下还要埋葬多少个凄凉的故事?#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