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最惨女孩现状曝光母亲去世,父亲

湖南卫视的真人秀——《变形记》,看过的朋友都知道,节目的形式是让“城市问题少年”和贫苦的“农村孩子”互换人生,体验对方的生活。

当年很多人质疑:《变形计》是富人的游戏,穷人的地狱。

因为参加节目的富二代们,往往能借此机会崭露头角,博出位。

比如为一碗炒饭“真香”的王境泽,如今已是传媒公司的老板;

生活不能自理的富家千金刘思琦,去了法国留学后成为了服装设计师。

相反,和他们互换生活的农村孩子,见过繁华,又跌回尘埃,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着实残忍。

不过,也有为数不多的孩子,靠这个机会改变了命运,李勒优正是其中之一。

年参加节目时,她被观众称为“最惨农村女孩”。

今年,她有幸参加高考,现状曝光后,震撼了太多人...

人生最大的愿望,是想有个妈妈

李勒优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县的宗腊村,这里的每一片残破的砖瓦,仿佛都在诉说着贫穷与闭塞。

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小勒优穿着一条破洞的裤子,当感受到别人的目光时,她还会羞涩地地用小手遮一遮破洞。

提及她的悲惨身世,短短几句话,触动了全网人的心:

1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小勒优甚至都没来得及记住妈妈的模样。

本以为爸爸可以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谁知没多久他也因犯罪锒铛入狱,从此杳无音信。

爷爷奶奶为了抚养孙女,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残破的家里常常只留下小勒优一人。

白天,她要炒菜做饭,挑水洗碗,上山砍柴。

由于常年劳作,胳膊和手都粗糙黝黑。

夜晚,为了独自熬过那漫长黑夜,小勒优将绳子一边拴住门把手,另一边绑在自己的手腕上。

因为这样只要坏人推门而入,她就能第一时间知道。

敏感,不安。

这种脆弱的情绪在梦醒后更甚。

每次她问爷爷奶奶:“妈妈,爸爸,去哪了?”得到的答案都是“在外面打工”。

可随着小勒优年岁渐涨,这样一句善意的谎言终究还是瞒不住了。

她成了村里人口中那个“没人要的孩子”。

拥有一个妈妈,成为她最期盼的事情。

没想到不久后,这个愿望居然真的实现了!

远在公里外的辽宁大连,一位叫吴丽的单亲妈妈报名了《变形计》,要把自己顽劣的儿子换到农村体验一个月的生活。

而作为交换,节目组选中的农村孩子,正是李勒优。

来到城市,她经历了许多“人生第一次”

终于要去大连见“妈妈”了。

从来没有感受过母爱的小勒优,只能靠想象来勾勒和母亲相处的场景。

她担心妈妈不喜欢她,担心自己不懂事惹妈妈生气,也害怕自己不是妈妈想要的样子。

怀着期待与忐忑的心情,年12月,小勒优坐飞机抵达大连。

那天大连零下3度,寒风萧瑟。

吴丽穿着厚衣服在出站口焦急等待,终于,“女儿”出来了。

吴丽激动地挥舞双手,但很快她的鼻头就一酸。

大冬天的,小勒优不仅穿着单衣,还踏着一双凉鞋。

“看到孩子第一眼,我就想对她好”。

吴丽二话不说,赶忙将自己的厚外套脱下,给小勒优穿上。

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情融化了,她眼里闪着光,仰着头叫了句:“妈妈。”

“那是我第一次叫妈妈,当时心情很复杂,但那一瞬间,我就认定了,她就是我妈妈。”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吴妈妈带小勒优经历了更多的人生第一次。

第一次看到雪,第一次滑雪;

第一次看见香蕉、草莓和葡萄;

第一次在学校上台表演节目;

第一次在妈妈的怀里睡觉……

这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幸福的好像在梦里一样。

吴丽一直想要一个女儿,认为勒优就是“上天送来的礼物”,给她买各式各样的新衣服,吃饭时给她夹菜,带她去最好玩的游乐场。

一次吴丽带她去单位,别人问她是谁,吴丽不假思索地介绍:“这是我女儿。”

那一天并没有节目组跟着,小勒优突然感受到,这个在她生命中出现的陌生女人,是真的把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30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离别在不经意中到来。

因为不舍,吴丽又陪小勒优一起回了云南,看了她从小长大的地方。

可分别的时刻还是到了,小勒优伤心不已,哭喊着“妈妈”,百般不舍。

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不是从未得到,而是得到又失去。

一个缺爱的孩子更是如此,久穷乍富,难免会患得患失。

小勒优渴望着,能拥有妈妈的爱,不止这一个月的时间。

分开的第二天,她就给妈妈打了电话,哭着聊了一个多小时。

电话里她忍不住念叨:

“妈妈,我真想把你带回家...”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电话另一头的吴丽也是心如刀割。

通过一个月的朝夕相处,已经让她把这个懂事、体贴的女孩视若己出。

回大连后第一时间,她就去民政局咨询了收养政策,想把勒优带回身边,成为真正的家人。

只可惜,由于她已经有了一个孩子,又是单亲,并不符合领养规定。

吴丽不死心,决定直接把勒优接到大连,在家附近的一所小学就读。

然而命运不是那么容易改写的,大城市的课程勒优完全跟不上,尤其是英语,一点都听不懂。

两个月后,懂事的小勒优经过深思熟虑,摆脱了惶然和挣扎,决定回到家乡。

还给自己制定了一条清晰的路线:好好学习,初中考到县城,高中考到市里,再高考去大连学医。

这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她清醒地知道:现在的分离,是为了将来更长远的相聚。

回到家里,小勒优依然是那个会洗衣做饭、下地干活的质朴孩子。

但她没有忘记妈妈,吴丽也没忘记这个远在云南的女儿,两人成为了彼此更深的牵挂。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真正的感情,不是时间和距离能阻隔的。

每次在电话里,吴丽关心最多的,是孩子能不能吃饱饭,营养有没有跟得上。

为此,吴丽负担了小勒优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并且帮忙照顾她老家的爷爷奶奶。

每年的寒暑假,吴丽都把她接来大连,等开学再返回云南。

不仅如此,小勒优还多了一个宠她的哥哥。

吴丽的儿子,当年作交换的问题少年崔晋,也十分宠这个“妹妹”

每一年,都要带妹妹在当初见面的山头上拍照纪念。

夏天一起撸串,冬天一起露营。

这些年网络上有太多浮于表面的作秀,让我们见识了精致的利己主义与人性的阴暗,变得不愿去相信人间还有真情。

可在她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超越血缘的亲情,让世人已经渐趋冷漠的心里,再次激起温情脉脉的涟漪。

我们有理由相信,勒优的前半生有多苦,后半生就有多甜。

幸运只是偶然,真正改变命运的是她自己

对比其他的农村孩子,勒优无疑是幸运的。

但幸运其实只是偶然,真正让小勒优改变命运的还是她自己。

刚参加节目的时候,勒优身上就展现出不同于城市孩子的韧劲。

在大连的新学校,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勒优从来都没学过。

但当时这个年仅10岁的孩子,就笨笨地磨,即便是熬夜,被妈妈催,也不肯上床睡觉。

回到云南老家后,妈妈吴丽嘱咐她:

“不要迷恋城市的繁华,要脚踏实地认真读书,也不要被城市、农村的落差感击倒,要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走出来。”

这句大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勒优做到了。

从大城市回到农村,她一如既往地帮爷爷奶奶洗衣做饭,在身旁尽孝。

依然是那个懂事、节俭的女孩,吴妈妈给她买的衣服,她一直穿到高三。

学习上勒优也展现出超乎同龄人的意志力,小学6年级就以年级第5的成绩,如愿考到了县城的初中。

她还十分有主见,高中分科时,妈妈劝她学文科,但她执意选择理科,只为实现学医的梦想。

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比谁都清醒,命运的礼物太无常,人不能一直靠着幸运活下去。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今年6月,勒优顺利地参加了高考,放榜后,有人在抖音上问吴丽孩子的成绩如何。

吴丽在评论区回复道:

“我们一直都很诚实地去面对我家女儿的成绩,她成绩很差,因为基础没有打好,但是这次高考特别顺利,超出预估分数很多,可以来大连读书了!”

见仍有人追问不停,吴丽也真诚回复:

“多少分数不公布了,就是普通学生的分数,身为她的家长,我要保护好她,大家不要讨论她的学习,她已经很棒了!”

从贫瘠的大山里一步步走出来,摆脱了悲惨的身世,还收获了一家人真挚的关爱,对勒优这个农村女孩来说已是最圆满的结局。

如今,考上大学的勒优说,自己现在只想在大学里面学好专业知识,工作以后报答爷爷奶奶和妈妈的养育之恩。

“我更希望未来能为家乡做点事,哪怕只有一小点点,我也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一个向前走了很久的人,却始终没忘记来时的路。

这是勒优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像张桂梅说的那样: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生在孤苦之家,既不贪恋城市的繁华,也没有对悲惨的出身自怨自艾。

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展现出坚韧的品质、善良的本性、乐观的心态。

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偶然的机遇,让最初不幸的人生剧本,充满无限可能!

点亮“在看”+转发,祝愿勒优的人生,能够永远如此幸福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