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意浓做好三件事,秋冬少生病

年9月7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即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人们会明显感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10多度。阳气在夏至达到顶点,阴气也在白露兴起。

“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如果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为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如果因为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就会出现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白露做好“三护”助安康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节气可以说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所以白露时节的健康关键词是一个“护”。

1

护脚

脚部分布着人体的六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双脚受凉容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中医理论中,脚为人之根,人体的12经脉中有6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和贯穿人体上下的通路。而且,在民间也有“寒从底来”、“人老脚先老”的说法。所以,脚受凉,也就是这个身体都受凉。那么,白露之后如何护好脚?首先应该不再穿凉鞋。凉鞋虽然可以令脚部通风透气,但是白露之后再穿凉鞋,会导致脚部受凉,造成寒气入侵。而且,秋季天气干燥,穿凉鞋容易导致脚部皮肤干燥、皲裂。另外应该穿上袜子。袜子一方面可以保护脚部,另一方面,老人、儿童以及体弱多病的人群穿袜子,可以更好的给脚部保暖,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在睡前泡脚。俗话说“睡前泡脚胜过吃补药”,对于体弱多病、肾虚、痛经以及体寒人群来说,白露之后多泡脚,可以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

2

护心

在《养生论》中记载“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暴露身体轻则会感冒,重则导致心血管受凉,加重心血管疾病。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中老年人想要安全过冬,那么就需要在白露之后做好护心养心工作。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血压,把血液运行至身体的各个部位。而白露时候护心,不仅仅是保护心脏,而是保护好心血管,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首先“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儿童、体弱多病者、老人等最好多穿一件背心。护心不仅仅是保护心脏,而是保护好心血管,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由于天气转冷,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需要增加剂量或根据病情换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冒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3

护肠胃

秋是胃肠道疾病易多发的季节,儿童的秋季腹泻、中年人肠炎、中老年的消化不良等等,这些胃肠道疾病在秋季多发。而在民间有“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所以,秋季护好胃肠道非常重要。白露饮米酒,喝“白露茶”,一直是传统。米酒有“百药之长”的美称,并且其甜淡不刺激,适合大多数人。秋季饮用可以驱寒祛湿、活血化瘀,对腰酸背痛、关节炎等都有治疗作用。而秋季干燥易上火,特殊人群会出现便秘,所以,饮茶是降火调理便秘的良药。

白露养生还应注意

01适当秋冻,不生杂病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当秋冻。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者,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秋冻”过度而导致生病。02预防秋燥,滋阴益气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03敛气静心,乐观开朗在情绪上,人们容易因为秋悲所感伤,所以要收敛神气而不外露、宁静神志而顺应秋气,减缓肃杀秋景对情绪的影响。应该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04白露艾灸,养气补肾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一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肾气不足的表现。白露时节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在此节气前后坚持艾灸调理,能有效的预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等病,从而达到,宣肺理气、化痰定喘、疏散外邪之效。

白露饮食这么吃

白露过后气候干燥,易口干、唇裂、舌燥、咽痛、干咳,且有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状。中医主张秋冬养阴,养生可从日常饮食开始。秋气宜降,饮食须减苦增辛孙思邈《摄养论》曰:“八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因此,白露时应适当吃些辛味食物,如韭菜、香菜、米酒等;少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莴笋等。适当增加辛味食物可以助肝气,使肝木免受肺金克制。多食酸酸味可收敛不降之肺气。可吃的酸性食物,如山楂、乌梅;或具酸味的蔬果,如葡萄、苹果、杨桃、柚子(较寒,适当吃即可,避免吃多)等。

一场秋雨一场凉,

一场白露一场霜。

白露(lù)时节,

从不露(lòu)做起!

浙江老年报综合自健康中国、北京广播电视台、养生中国

编辑祝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82.html